一、行书

1. 大小相宜。每个字呈现不同大小,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有意连,有断有连,相互呼应。
2. 收放结合。短线条为收,长线条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相互转换。
3. 疏密得当。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4.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浓重,末字渐淡。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二、楷书
1. 注重用笔
钢笔楷书笔画有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用笔方法产生不同形态和质感线条。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
2. 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每一笔画起笔和收笔都要清晰明了,工整规范。但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呼应关系,使笔画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
3. 结构方正
楷书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字与字排列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
扩展知识:
行书出现时间与八分楷法相近,其形式也与八分楷法及以后正书接近。从隶书中演变而来,由“正体字”中派生出别支。其实最初创始者还是群众书写者,只要把八分书写得与其他书法流畅一些并去掉其隶体波势,就变成行书了。汉末简书中随处可见。直至晋朝王羲之出现,行书才盛行起来。
姚俊卿精选行书书法欣赏:
姚俊卿个人禀性中蕴藏着海广阔、天高远,这种书者固有个性、天赋、气息,是他榜书成功之道。他借助中国书艺大道,依傍圣贤深厚底蕴,敞开胸襟,书写圆满自足之中驭风而行。
姚俊卿个人简介:
姚俊卿,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电影艺术家。曾为多部电影设计和书写字幕。1980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首批会员。现任多个职务,出版多部专著。他书法艺术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受到高度评价。1991年调入长春大学任教授。姚俊卿书法艺术和成就令人钦佩。
行书基本练习方法:
行书之美:结构独特,既有茂密之感又不失空灵之韵。其笔画灵活多变,既显得宽松自然,又不失动感之妙。行书与楷书不同,其结构较为自由,不受点画长短大小限制,而是随字形自然结体,纵横交错,气韵生动。对于初学者而言,应以法帖为学习基础,但也不能过于拘泥于法度,要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体悟。持之以恒,自有收获。
行书简略书写方式,虽加快了书写速度,但并未减少原有笔画。笔画之间通过牵丝相连,形成独特行书风采。有些情况下,原有点画甚至被合并,创造出行书独有写法。
行书方圆兼备,与楷书方多圆少结构不同。行书转折处灵活多变,既方又圆,变化无穷,展现出独特生动性。
行书运笔中,一些楷书笔法如顿笔回锋挫逆等已不常用或应用较少。,按运用更加普遍。轻细处需轻笔,速度稍快;重粗处则需重按笔,速度稍缓。笔画轻重粗细交替要自然流畅,避免突兀变化。
书法之妙,全用笔。行书灵动之处往往依赖于腕运用。书写过程中,腕要有意识地指挥毛笔,左右挥洒,疾徐按,使转变幻。这样才能使线条表现出灵动流畅效果,完成书法作品造型艺术。运腕得当,是书法家追求灵动精妙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