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演变,全国各省市普遍采用了平行志愿模式进行高考投档。在这种模式下,投档比例一般是105%,意味着实际投档人数会略高于各校的招生计划数。

那么,考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来了:超出计划的那些考生会不会面临退档的风险呢?实际上,学校通常都会预留一部分计划数,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录取分数相同的多名考生等。如果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通常不会面临退档的风险。
关于传统高考省份的情况:
在传统的高考省份中,一个院校就是一个志愿单元。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志愿,每个志愿下还可以选择6个专业以及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的选项。如果你的档案被投到了某个学校,而你恰好在多出的那部分考生中。
如果你的分数达不到填报的6个专业的录取线,而你又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那么通常会被调剂到该校的其他专业。反之,如果你选择不服从调剂,那么很可能会面临退档的情况。但退档并不代表结束,你仍然可以参加征集志愿或者等待下一批次的录取。
关于新高考省份的情况:
新高考的志愿填报主要是基于院校专业组进行的。这种模式下,投档比例也是105%。但在浙江、山东、河北、重庆、辽宁、贵州等省份,采用的是专业(类)+院校的方式进行填报,其投档比例为1:1,因此不存在调剂的问题。
在院校专业组模式下,一个院校会有多个相同要求的专业组成。考生可以填报多个这样的院校专业组,每个组内可以选择6个专业。如果你的档案被投到了某个院校专业组并且恰好多出5%,那么你需要格外注意。
如果你的分数达不到该组内的6个专业的录取线,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话,会被调剂到该组内其他有缺额的专业。这个调剂是在组内进行的,而不是全校范围。如果不接受调剂,则可能面临退档的风险。退档后你依然有机会参加征集志愿或等待下一批次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