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考研需要过四六级吗?对考研有什么影响?关于广州大学考研,大家都知道其英语水平要求较高,那么如果没有能否顺利报考广州大学呢?没有过四六级是否会影响初试和复试的结果?接下来,让我们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一、广州大学考研需要过四六级吗)
广州大学的考研报名条件并未明确规定必须通过四六级考试。不需要也可以报考。还是希望大家尽可能通过四六级考试,因为在复试中,英语成绩证书是审核材料的一部分,如大学六级成绩460分以上,通过专业英语四级、八级,雅思成绩6.5分以上,托福90分以上等都可以提交,这可能对复试通过有帮助。
二、没过四六级会影响考研结果吗?
四六级未通过并不会影响考试的初试。如果是复试的话,考核的因素就很多了,包括专业笔试、英语口语和听力、综合素质考核等。其中,英语口语部分相当于四六级的口语水平,大部分考生都是参考六级的听力来进行练习的。
三、四六级没通过,面试如何通过?
1.了解面试常考问题。比如自我介绍、专业相关问题等,并针对性地练习英文口语。
2.查看面试模板。网上有许多学长学姐分享的面试经验,从中可以了解到如何做第一句的说词、如何进行自我介绍等技巧。
3.选择合适教材。根据自己的水平,可以选择新概念第二或第三册,或者借一套有书和磁带的小故事集进行练习。建议使用故事类材料,而不是对话或新闻听力材料。
4.跟读训练。理解文章发音、语调后,在放录音的同时同步跟读。
5.复述文章。阅读或听磁带后复述文章内容。第二种方法既能练听力,也能练口语表达能力。
学姐提醒: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准备需要脚踏实地的练习,考场上的自信主要基于大量的练习。敢于大胆说出来,你就已经胜过许多人。拿出十足的准备和信息,你就能成功上榜。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等问题,都可以咨询专业老师答疑解惑。广州大学2023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各学院分数如下(详细分数请参考官网):
1. 经济与统计学院:金融368分,应用统计368分。
2.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375分、学前教育385分、特殊教育370分、应用心理357分等。
3. 体育学院:体育教学325分等。
以及其他各学院的录取分数线。
需要注意的是,复试考查形式包括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面试等。考生在准备复试时,除了准备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外,还要注意穿着得体,给导师留下好印象。准备一份简明扼要的简历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考研复试准备指南
一、复试前的准备
1. 准备个人资料:如简历、计算机等级证、、成绩单、获奖证书、实习证明、作品、就业推荐信等,最好装在一个文件夹内。
2. 了解报考院校、专业的信息:根据所报考的院校专业,复习有关知识,上网参阅相关文献,了解所报考院校的信息。
3. 学习面试技巧:对常见的面试问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自我简绍(简洁而又展现自我的优势)。
二、复试成绩计算
录取总成绩 = 初试总成绩 初试成绩权重 + 复试总成绩 复试成绩权重
复试总成绩 = 专业课考察 + 英语考察 + 面试考察
以人民大学为例:录取成绩中,初试成绩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总成绩的60%,复试成绩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总成绩的40%。专业课笔试:满分100分,专业课口试:满分100分,外语笔试:满分50,外语口语(含听力):满分50,水平测试:满分50,综合素质面试:满分50。
三、复试比例
差额复试,即在录取的人数的基础上,让更多的人去参加复试,然后在选取定额的人数。比如录取20人,会让25人去参加复试,然后在25人中选取20人。差额复试的比例一般为1:1.2或1:1.5。
四、复试类型
1. 重理论考察:考生要做到有容乃大,要对该专业的重要著作、重要学术大家、重要任务等非常了解,尤其对于交叉学科的理论更要注重他的考察。
2. 重技术型:对以前做过的实习、实验和科研实验资料重新进行系统整理,把实验的前因后果都大概弄明白,把重要的实验进行推演一番。
3. 重英语型:英语方面导师重点考察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该专业英语的熟悉程度主要体现在专业术语上;另一方面是导师对考生英语逻辑和英语表达能力的考察。
4. 重实践型:实践型学科并不否定这类专业理论的必要性,考生应做较为全面的准备,避免“顾实践而失理论”,应是实践型学科考生在复试阶段胜出的最好策略。
五、怎样面对各种复试
复试是一种经过导师们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导师对学生的面对面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关素质的一种考试活动。复试是导师挑选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复试给导师和学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机会,能使导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了解,从而双方都可更准确的做出录取与否的决定。复试既是学生的一大难关,同时也是学生的机遇。可以反败为胜的机会。复试有多对一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形式,面对形形的导师,提前做好以下应付复试的准备:
1. 内在知识准备:包括英语、专业课以及导师会问到的各种问题。
2. 摆正心态:面试很重要,但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让自己放松准备才是王道。
3. 总结前辈教训:关注网络师哥师姐经验谈,对于你也许有不一样的帮助。
4. 提前了解信息:包括专业上的前沿信息、报考院校信息、导师信息等。
5. 其他可利用资源: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合理利用,例如联系导师、联系师兄师姐全方位大厅报考院校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