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代码为10315,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历经多个历史时期,于1995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截至2020年7月,学校有仙林、汉中门、泰州3个校区,各类在校生2万余名。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3个。学校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4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及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
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15个本科专业,30余个专业方向,涵盖多个学科门类。截至2014年6月,学校拥有7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位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5位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以及数十位获得“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专家”等荣誉的专家。
南京中医药大学设有多个教学机构,包括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等。学校还拥有6个直属附属医院和29个非直属附属医院。
截至2014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有2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
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家基础学科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2021年9月,被确定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2022年2月14日,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榜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起步早、形式多、范围广。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中国中医文献检索中心分中心,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93年学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中医学专业,首开中国与西方正规大学合作开展中医学历教育先河。2006年,根据中意两国卫生部协议,学校与罗马大学、米兰大学联合在意大利开设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项目顺利实施,开创了大学承担中、外间正规中医药学历教育合作项目的先河。2011年6月20日,学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全球首家中医孔子学院,时任国家副主席出席了揭牌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2月学校又与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签约共建中医与再生医学孔子学院。截止2019年9月,学校已经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或学术团体及机构有着广泛交流和合作,先后在大洋洲、欧洲、美洲建立了8个海外中医药中心。
2022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护理专业的考研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1分,临床药学专业的考研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09分,运动医学专业的考研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09分。
南京中医药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江苏省人民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方共建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首批试点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恢复建制)等历史时期。1995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19年9月,学校有33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拥有4个一级学科及1个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及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名。
中国药科大学好考。中国药科大学(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多科性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661人,其中专任教师101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91.5%;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45人;博士生导师250人,硕士生导师231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根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五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0项,经费2.4亿元,其中大项目19项,经费6227.62万元。牵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获批项目总经费1965万元。2018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