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考研初试过了考研复试就一定没问题,每年被复试刷下来的人不在少数,原因也有多个方面,除了自身原因也有院校的原因,录取人数有限,然而报名的人数较多,再就是学校的要求比较严格,毕竟优秀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对此河南启航考研王老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来了解一下。

有些学校是在面试的时候就选择导师,有些学校是在复试录取之后,开学了再选择导师。但不管什么时候选择,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提前了解一下目标院校的学科英语研究生导师有利无害。大家可以从学长学姐那了解各个导师的情况,也可以自己在院校官网查询各个导师的信息。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导师,然后去查找该导师发过的研究论文,在面试的时候可能会用得上。
考研复试时,导师面试环节肯定也会提出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由于同学们刚刚准备玩考研的学习阶段,对于复试准备时间又不充分,所以报班能够有效帮助同学们找准复试的重点以及难点,提前演练能有效避免失分。
因为影响考研复试成败的因素比较多,不单单是成绩高就能取得导师的青睐,所以最好还是找一个辅导班培训一下比较好,对同学们成功上岸也有一定的帮助。就比如关于面试时的服装问题以及面试礼仪等,这些都是有学问在其中的,如果能够抓住这些细节,也是能帮助自己提分的关键,否则因小失大就太遗憾了。
再者说同学们对考研复试经验几乎为零,而培训班经验都比较丰富,他们有很多的套路和小技巧非常值得大家借鉴,如果报班能帮助自己成功考研,那肯定是非常值得的,当然了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非常具有信心的同学,哪怕不报辅导班相信也可以通过实力成功考研,关键还是在于同学们自己的选择。
教育学专业考研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比于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等专业,教育学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显得更加宽广和灵活。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公务员岗位上有很好的就业前景,特别是教委、教育局甚至是教育部等与教育直接相关的岗位。
对于想要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毕业生来说,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是最佳选择。他们不仅能够胜任课程教学,还掌握了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能够设计并开发校本课程,这对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是不具备的。
考研后继续深造或出国后,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也能在二三线城市的高校中找到教职。如果不想读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也可以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的高校找到教职,但在一线城市的高校就业难度较大。
教育学专业的另一个方向是高等教育学,它主要面向大学辅导员,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出版社、网站、公众号的策划及编辑工作,尤其是在中国,教育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许多互联网公司都设有教育部门,还有一些新兴的互联网-教育企业。
教育机构也是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各大教育机构需要大量辅导老师,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北京等地的教育机构甚至有研究生月薪过万的情况。一般而言,2-3年后,年薪二三十万是常见的,而具备较强专业能力且努力工作的毕业生,5年后年薪过百万也不是不可能。
1、教育学考研能考学硕。学硕的专业名称是教育学或课程与教学论。
2、研究生的学科教育或者学科教学专业是专硕的名称,所以如果报考学科教学或学科教育则肯定是专硕而不是学硕,因为学硕的专业名称是教育学或者课程与教学论。
3、学科教育有学硕(课程与教学论)也有专硕(学科教学),自己选择报考,没有限制。
学科评估是根据完整的学科评价标准进行的。它包括人才建设数量“拔尖”人才数量,纵向课题经费,重大课题数目,高水平论文数,高被引论文数目,人才培养满意度(第三方机构问卷调查),国家级科技奖励等数据,通过高校自主上报数据,最后按照一定权重比例计算出某一高校学科在所有参评高校中的相对位置。
对本科生来说,学科评估在就业升学方面的影响远不如学校是否“211”,“985”影响大。但目前保研,考研时,有部分高校会参考学科评估成绩给予夏令营资格,或在调剂考虑调剂生所在专业的学科评估成绩。
自2002年开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学科评估是指按照我国《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
评估结果以一定方式公布,并向参评单位反馈结果及分析报告。学科评估是双一流建设必须参考的重要依据,国家据此分配经费,学科评估水平高,纳入入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的机会才大,分配的经费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