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大家整理的是东华理工大学2021-2023年录取分数线,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由于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大家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和学校公布的信息为准。

```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 读取表格数据
df = pd.read_csv('table.csv')
# 去除无用列,只保留需要的列
df = df[['序号', '省份', '该省分数线及我校录取批次', '我校在该省录取情况', '备注']]
# 将表格转换为Markdown格式
md = df.to_markdown(index=False)
# 打印Markdown格式的表格
print(md)
```东华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及简介
一、东华理工大学2021年录取分数线(全国)
以下是2021年东华理工大学在全国各省各层次的录取分数情况:
| 序号 | 省份 | 该省分数线及我校录取批次 | 我校在该省录取情况 | 备注 |
| | | | | |
| 1 | 北京 | 本科普通批 | 最高分487,最低分482 | 不限选考科目 |
| 2 | 天津 | 本科批A阶段 | 最高分531,最低分523 | 不限选考科目 |
| 3 | 河北 | 本科批 | 最高分568,最低分551 | |
| 4 | 山西 | 第一批本科B类 | 最高分550,最低分545 | |
| 5 | 内蒙古 | 本科一批 | 无数据 | 本科二批:最高分491,最低分365 |
| 6 | 辽宁 | 本科批 | 最高分561,最低分557 | |
| 7 | 吉林 | 本科二批 | 无数据 | |
| 8 | 黑龙江 | 一批本科 | 无数据 | |
| 9 | 上海 | 本科普通批 | 最高分446,最低分439 | 不限选考科目 |
| 10 | 江苏 | 本科批次 | 最高分540,最低分476 | |
| 11 | 浙江 | 普通类 | 最高分599,最低分560 | |
| 12 | 安徽 | 本科一批 | 最高分588,最低分581 | |
| 13 | 福建 | 本科批 | 最高分541,最低分528 | |
| 14 | 江西 | 国家专项(8204)| 最高分580,最低分569 | 苏区专项(9664) |
| 15 | 山东 | 常规批 | 最高分601,最低分514 | |
| 16 | 河南 | 本科第一批 | 最高分585,最低分561 | |
| 17 | 湖北 | 本科普通批 | 最高分592,最低分550 | |
| 18 | 湖南 | 本科批(普通) | 最高分560,最低分549 | 物理 |
| 19 | 广东 | 本科 | 最高分549,最低分540 | |
| 20 | 广西 | 本科第一批 | 无数据 | |
| 21 | 海南 | 本科批 | 最高分621,最低分592 | 不限选考科目 |
| 22 | 重庆 | 本科批 | 最高分554,最低分537 | |
| 23 | 四川 | 本科一批 | 无数据 | |
| 24 | 贵州 | 第一批本科 | 最高分580,最低分565 | |
| 25 | 云南 | 一本 | 最高分581,最低分565 | |
| 26 | 西藏 | 本科第一批 | 汉475民364,汉473民363 | 汉25民13 |
| 27 | 陕西 | 本科一批 | 最高分521,最低分508 | |
| 28 | 甘肃 | 本科一批 | 最高分523,最低分512 | |
| 29 | 青海 | 本科一段 | 最高分459,最低分449 | |
| 30 | 宁夏 | 一批本科 | 最高分521,最低分507 | |
| 31 | 新疆 | 本科第一批 | 最高分505,最低分489 | |
二、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于1956年创办。学校以理工为主,拥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是一所多科性大学。它不仅是江西省人民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的高校,还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并是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始终秉持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坚守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利益重于一切的信念。学校深刻认识到其服务于国防军工的历史重任,坚决贯彻“为核心而立、因核而闻名、以核而强”的发展战略。高举“核学”与“地学”两大旗帜,学校在深化内涵建设的不断强化其学科特色,持续提升整体竞争力。
这所学校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因其培养出的大量优秀核地学人才,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的摇篮”和“世界原子能事业的瑰宝”。学校不仅为国防军工事业输送了众多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江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其中,不少优秀毕业生走上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重要岗位,更有许多成为部门的领导、商界的精英、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及高级技术专家。这所学校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卓越的教育质量,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