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姚俊卿与启功的行书魅力》

姚俊卿,一位蕴含海的广阔、天的高远的书法家。他的书者个性、天赋、气息,是他榜书成功之道。他借助中国书艺的大道,依傍远古圣贤的深厚底蕴,敞开胸襟,在书写的圆满自足中驭风。
让我们欣赏姚俊卿精选的行书书法,领略其独特魅力。以下是他的行书作品图片欣赏及个人简介:
姚俊卿,1934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电影艺术家。他的书法作品曾为多部电影设计和书写字幕。他是吉林书画苑的推荐书法家,1980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首批会员。
除了书法,姚俊卿在电影制片厂任职高级字幕美术师多年,且在文联被评为百杰书法家。他的艺术生涯中,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受邀为电视节目主讲行书讲座。长春大学还设立了姚俊卿书法艺术馆,以展示他的代表作品。
谈及行书的基本练习方法,行书结构茂密而不拘谨,气清而有空灵之致。初学者需以法帖为学习范本,但又不能死搬硬套。只要持之以恒,自会成功在握。行书中还有简括省略、离方遁圆、重按轻提等运笔特点,以及启功等著名书法家的经典作品欣赏。
启功,字元白,也是一位负有盛名的书法家、画家、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他对古代书画和碑贴有精深的研究和鉴定能力。启功的人物简介及其对学生迟殿宽的自述都展现了他的书法造诣和人生智慧。他对行书的创作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成果。下面是他的一些经典书法作品欣赏:
我们还应该了解启功的文物鉴定观和他的鉴定七条忌讳。这些理论对了解行书的创作问题以及艺术品的鉴赏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更加深入地领略姚俊卿与启功的行书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行书练习的初步指南
在开始练习行书之前,建议初学者不宜选择字迹过大的练习,以七八分见方的字为宜。这样可以掌握一定的基础,便于后续的进阶练习。如果想要练习悬臂,可以选择一些较大但易于寻找的碑帖进行临摹,如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黄山谷的松风阁诗等。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张先走一个固定的路子,等掌握了悬腕的技巧后,可以继续探索更广阔的领域。
临写行书虽然比楷书自由,但也不能求快,否则会导致笔触不精,无法达到碑帖的精神内涵。临习行书比临楷书更为困难,除了学习笔划、字体、结构外,还需要学习笔划与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布白和呼应关系。
二、行书的书写工具与纸张选择
行书的书写工具以大楷中楷羊毫或兼毫为宜,这种笔要羊毫成分多,紫毫成分少。而纸张方面,以云书纸、玉扣、毛边纸、连史纸为宜,因为这种纸发涩,有一定渗水性,可以增强腕力的练习。如果找不到这些纸,吸水的新闻纸或粗糙一点的草纸也可以作为替代。
三、范本选择与学习方向
行书的范本选择应视个人喜好而定。根据不同的临摹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笔和纸。例如,临摹王羲之的《圣教序》、文徵明的《滕王阁序》等碑帖时,使用中性笔或偏硬一些的笔为宜;而写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等作品时,则宜用软性的羊毫。提供几个易于找到的范本供初学者参考:怀仁集王羲之的《圣教序》和《兰亭序》、欧阳询的《张翰帖》等。
四、中国三大行书书法帖简介
中国三大行书书法帖为《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帖》。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时所写的一篇序文,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这篇作品抒发了王羲之内心深处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所写的草稿。这篇文稿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它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所写的两首寒食诗的书法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而其书法作品也体现了他的这种心情和境况。此诗的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五、行书的源流与演变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楷书写得太慢和草书难以辨认的不足。行书的实质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的形式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尽管行书的创始者是民间的书写者,但王羲之的出现使其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实用性和艺术性。从而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南派行书艺术。
行书作为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形式,其书写过程既需要技巧也需要情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行书的精髓和技巧,从而创作出更具艺术价值的作品。无论是在书法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中,行书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人去探索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