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公考研

中公考研针对不同专业提供热门专业课辅导,为考生制定专属课程,弥补知识短板,培养竞争优势。
2. 海文考研
海文考研是中国研究生考前培训事业的创始机构,以考研培训为主力,同时在公务员招录考试和职业发展等领域也有出色表现。
3. 启航考研
启航考研自1998年起致力于大学生教育服务,在考研学科领域拥有一定权威。
4. 新东方考研
新东方考研网提供线上考研培训班、考研辅导等资料,以及最新的考研资讯。
5. 环球网校
环球网校提供各类考试在线课程,包括建筑工程、财会经贸、职业资格、医药、外语等。
许多培训机构向学员承诺“必过”的天价课程,通常都会签订所谓的“保障协议”。在重庆,某培训机构负责人杜某透露,这些“保障协议”其实并无实质保障,通常只是针对未能通过考试的学生退还部分学费。例如,江西某教育机构收费高达3.98万元的培训班,学员未通过考试仅能获得部分退款。
业内人士透露,以某个包含20名学员的高价培训班为例,只要有一两名学员通过考试,培训机构就能收回成本,此后每通过一名学员都是净赚。这种培训班堪称稳赚不赔的买卖。
关于“押题班”是否真的有“内部渠道”的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一些考研培训机构宣称拥有内部资料、参与考研出题多年的老师等,声称有内部渠道获取考试信息。教育部明文规定,高校内部任何部门和工作人员不得参与或举办考研辅导活动。考试大纲编写人员、命题人员不得公开其身份或以相关身份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更不能参加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活动,不得透露任何试题内容。
目前,在考研培训一线活跃的“押题老师”,多为培训机构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培训老师,或是一些并无命题经验的高校兼职教师。一位曾参与高校考研出题的青年高校教师表示,参与出题的老师现在不敢也不会到押题班讲题,因为都是签了保密协议的,违规将面临牢狱之灾。
考研出题人的保密工作极为严格,一旦违规向他人出售或提供考试试题,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而提供试题的,将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罚款等处罚。
高校老师为了赚几个钱冒这么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目前的考研出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题人想泄露题目非常困难。以前“开会命题”的时代,各校老师共同出题,难免会有信息泄露。但现在出题方式改变,信息互相不通,责任明确,泄露题目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尽管如此,研究生考试中的一些环节仍然存在泄题漏洞。据调查了解,试卷的印刷、运输环节,特别是在向基层地方运输保管时,是最容易泄露题目的环节。曾有试卷运输保管人收受培训机构贿赂,私拆试卷导致泄题获罪的先例。
与公共课相比,由各个高校自主命题的专业课考试泄题风险更高。一些考研专业课培训机构会针对性地选择某些高校的特定专业,通过编织人脉网、情报网来增加泄题风险。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各招生单位的保密措施实施力度与责任倒查机制,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考研培训机构“黑名单”制度,引导学生理性报班。对于考研机构的虚假宣传等触及法律红线的问题,应按照广告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