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活动管理:
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向学校提出勤工助学的申请,接受必要的岗前培训,再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校内或校外的岗位上进行活动。学校不得安排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健康的劳动。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不应当影响学业,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
劳动报酬:
学生参加校内固定岗位的勤工助学,其劳动报酬由学校按月计算,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学生参加校内临时岗位的勤工助学,其劳动报酬由学校按小时计算,每小时酬金原则上不低于8元人民币。
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的酬金标准不低于学校所在地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数额由用人单位、学校与学生协商确定。
权益保护:
学生在开始勤工助学活动前应当与有关单位签订协议,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16考研复习已经进入暑期强化阶段,正可谓:得暑假者得考研。考生要学会拒绝诱惑,充实利用好这个暑假,为后期的提高及冲刺阶段做足准备。猎考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暑期集训、半年集训、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猎考考研还推出了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强化复习助力!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研究生考试从培养方向上又分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主要区别在于:
专业硕士以学术研究为主,专硕更注重社会实践。
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
专业硕士报考条件较宽松,部分专业报考要求和学术硕士相同,但其中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学术硕士报考条件较严格。
专业硕士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共计40个专业。学术硕士招生专业包括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
考生调剂基本条件,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学硕可以调剂到专业硕士,但专业硕士不能调剂到学术硕士。但临床医学类专业硕士相反。
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专业硕士较学术硕士难度略低。公共课英语科目和数学科目考试难度也较小。
全日制专业硕士收费标准按不高于本校现行普通专业学术型自筹经费研究生收费标准确定。学术硕士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
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学术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具体情况依各招生单位当年政策为准。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应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术硕士实行单导师制,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研究生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与学位论文指导。
专业硕士的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如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学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原创学术创新,形式相对传统,一般为学术性论文。
专业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若进行考博,需咨询招生单位了解相关政策。学术硕士则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在于既要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深入探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有规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与保障制度,保证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培养质量;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合理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并要积极选聘会计实际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主要实行案例教学和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要与会计实际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和合作,能提供良好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