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古老字体,包括甲骨、金文、小篆等多种形态。虽然今天实用性较小,但因为其充满装饰性的结构以及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仍被保留在书法领域中。
大小篆的结构和运笔略知一二。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丰富,大多依据形态来构思,如马、羊、象等字的写法都有多种。小篆则是经过秦代统一文字后的书体,其特点在于形体端正、势圆,横画平正、竖画正直,是一种严谨工整的书体形式。
篆书的基本特点包括因形立意、体正势圆以及左不见撇、右不见捺。它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书体,其组字方法主要用有点、直、弧三者,笔画粗细一致,起止都要藏锋。不同于楷体字的千变万化,篆书的笔画无论长短,都是曲笔弧线结字。
说到篆书的魅力,不得不提其经典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历史的见证。大篆小篆,统称为篆书。明王鏊曾提到集篆书《金刚经》的历代书法之变。曹禺的《人》的第一幕中也提到了养心斋的篆书门额。可见,篆书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之深。
关于篆书的历史沿革,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文字,尤其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书法艺术的要素。秦始皇统一后,小篆成为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字体。由于是小篆是官书,因此只适用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等。现代汉字即是由小篆演变而来。
篆书在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任何一幅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力度都是由笔画、结字和章法布局三方面的力度因素构成的。而篆书讲究的是笔画圆润、粗细一致以及左右对称。
篆书:秦代李斯的《峄山碑》、汉代袁安与袁敞的碑文、清代吴让之、赵之谦和吴昌硕的篆书作品等,都是篆书艺术的杰出代表。
隶书:汉代的《礼器碑》、《汉简墨迹》、曹全碑、张迁碑以及石门颂等,都是隶书艺术的珍贵遗产。
楷书方面,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北魏的《元倪墓志》和《张猛龙碑》、唐代的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以及褚遂的《阴符经》等,都是楷书的经典之作。
至于行书,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唐代的怀仁的《集王圣教序》以及宋代的米芾的《蜀素帖》等,都是行书艺术的瑰宝。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书写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