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历:本人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成都),虽然是一所双非院校,但我在大学期间学习水平中等。实习经历丰富,曾在大三时成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A证,这是我专业水平上升的关键。随后我参加过中南大学考研,虽失败但仍积累了经验。毕业后在长沙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二战考研因工作繁忙而放弃。两年后辞职再次二战,终于成功考上湖南大学法学法律硕士。

关于择校的建议:选择学校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我因是湖南人,所以决定考研时首选湖南大学。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选择学校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学校的报录比、录取人数、压分程度等因素,但不应过分纠结于此,以免影响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考试科目与备考策略:
专业课方面,我主要通过一套完整的复习资料和课程进行学习。对于法硕考试,我并没有使用考试分析和考试大纲,而是选择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材和配套课程。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和学习方法。对于专业课的备考,除了听课和拓展知识外,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背诵和练习。
公共课程方面,英语的学习是重点。我通过单词课、阅读、作文等课程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我也推荐了一些参考书籍和课程。政治的学习则建议理科生尽早开始基础课程,文科生可以从九月份开始加入强化课程。公共课程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拓展宽度,并从特定的时间点开始着手深化学习。
整体规划与建议:
在初试阶段,我强调了心态调整的重要性。考研是我人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点,我对此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我也分享了一些在职准备考研的建议和平衡工作与学习的方法。
复试阶段,我主要处于放松和调整状态,同时准备律师执业考试。出成绩后,我开始着手准备复试,包括复习笔试和面试内容,以及练习英语口语。
公共课经验分享:
对于英语的学习,我强调了参考书和配套课程的重要性。我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态调整的关键。对于其他公共课程的学习,我建议多多益善,但也要注重质量,做精题目。
关于作文学习,我曾经以为只需要考前背个十几篇就能应付。当我开始着手背诵时,却发现并非如此。在背诵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挫折,如第一篇耗费一个多小时才记住,第二天却忘得一干二净。作为法硕考生,我理解背书的不易。为此,我开始反思如何更高效地背诵,并找到了杨凡达老师学习写作。他的方式主张自己写,背自己的模板,通过真题练习,学习他的行文逻辑和技巧。通过不断练习,我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形成了自己的行文逻辑和模板。
政治学习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简单在于理解,难在于记忆。考研科目的繁多,加上法硕专业课的记忆压力,再要花费精力去记忆政治的主观大题,需要坚定的意志。还有许多琐碎客观的题目需要记忆。我的经验是,可以将政治学习作为一种解压方式,不必过于强求自己。每天看一点,多看几遍,自然就能记住。对于主观题,信任你的老师,他们的预测题虽然不一定全中,但换个思路去思考,你会发现所背的与答案相差无几。关键在于要背,背了就行。
至于专业课,我的策略就是反复背诵。从九月开始一直到考试前,我可能需要背诵六七遍(因为我脑子比较笨)。在此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如一天看一点,多看几门,虽然不一定能融会贯通,但至少能有个印象。我会使用精讲书、精粹书等辅助资料来帮助记忆。在最开始背诵时,心理压力最小;随着背诵次数增加,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到最后阶段,知识开始交织联想,会有遗忘和困惑;但等到第六第七遍后,知识脉络逐渐清晰,压力也会随之减小。关于复试和网课选择方面也有一些建议和技巧分享。在复试中除了专业课准备之外也要注意英语口语的准备需要多背一些句子并对常见问题做好相应准备。至于网课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同时也要适量听课主攻自己不会的地方。此外做笔记和总结也很重要复习笔记会发现有些题只是小小的变化规律还在。考研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自学很难坚持报考研培训班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关于考研培训班的选择一定要多参考过来人的经验防止被坑在选择法学考研培训机构时可以考虑一些知名的机构如新东方考研、文都考研等他们提供全面的辅导课程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只是我的经历并不能称为经验只是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而考研只是实现这一幸福的方式之一。在选择前进时必须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同时选择合适的法学考研培训机构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在选择机构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和课程方法听课要适量同时也要做好笔记和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为考研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