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拥有4个硕士点,分别是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农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1个,农业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硕士点1个。学校没有公布考研资格和挂科相关信息。

渭南师范学院(Wei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渭南师院”,位于陕西渭南,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被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列为拟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本着“人格和谐发展,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办学理念,管理上注重“三和”目标,即“和谐、合力、核心”,抓民主和谐管理;教育教学上提倡不拘一格看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因势利导。学校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根据查询结果显示,渭南师范学院的学生可以选择去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学校进行考研深造。陕西中医药大学的溯源与发展
陕西中医药大学,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在西安创立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经过数年的发展,于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并在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如今,它是陕西唯一一所专门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在历经数年的扩展与深化中,该大学已成为一所综合性医科大学,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融合医、理、工、文、管等多学科。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位于沣河之畔的西咸新区,拥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到796675.3平方米。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近1.5万名,下设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等多个教学单位和医教协同共建单位。学校还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等多所附属医院,以及制药厂和医史博物馆等设施。
二、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其中包括专任教师110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00余名等多层次的师资力量。学校还与多家中医药大学及研究机构展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合作,为学生的学术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
三、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培育了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现开设的本科专业以中医药为核心,同时协调发展医、理、工、文、管等学科专业。学校还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多项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四、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打造了一流的学科平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学校拥有多个国家及省级科研平台,包括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五、医疗服务
学校拥有四所直属附属医院,这些医院均为国家级的中医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具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医教研实力雄厚,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地。
六、科技产业与对外交流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产学研优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大健康产业。学校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为世界各地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
七、校园文化
学校秉承“精诚仁朴”的校训,坚持“文化铸校”的战略,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学校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力度,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陕西中医药大学在教育部举办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出色。其中,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均获得了C级评级,表现优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这次评估中,许多大学甚至未能达到评级的标准,因此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这一成绩无疑是相当突出的。
多年来,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8%左右,考研升学率也稳定在22%,整体情况良好。自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就业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具体数据为:2019届本科就业率为87.03%,研究生就业率为90.82%;而2020届本科就业率为68.57%,硕士就业率为79.86%。
令人欣慰的是,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就业率在2021届毕业生中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趋势。具体来说,202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8.88%,硕士研究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75%。这些都是毕业生就业状况向好的兆头,预示着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陕西中医药大学以其优秀的学科评估和良好的就业情况,成为广大考生值得期待和报考的理想学府。不仅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等学科表现出色,而且毕业生就业率也在逐渐回升,这些都使得陕西中医药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充满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