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述

中国哲学考研专业,是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其研究方向涵盖先秦哲学、秦汉哲学、宋代哲学、明清哲学等多个方面,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哲学基础、系统知识以及良好国学功底的硕士研究生。
二、研究方向与特色
各大学的中国哲学专业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但大致包括传统哲学与学、本体论、认识论等领域的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具有浓厚的色彩,与道德论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三、课程设置与要求
在课程设置上,各大学基本都设有学位公共课和学位基础课。其中,中国哲学史是必修课程之一,另外还涉及到西方哲学史等课程的学习。对于研究生来说,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阅读和辨析中、西哲学史料,并能掌握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四、招生院校及招生方式
目前,中国的哲学考研招生院校众多,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招生方式主要有同等学力、高级研修、中外合办等。不同的招生方式毕业获得的证书也有所不同。
五、考试科目及备考建议
中国哲学考研的初试科目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英语或俄语等外语、哲学基础和中国哲学史等。对于备考,建议考生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明确备考时间,确定备考战略,并经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特别要注意的是,政治和英语是公共课,不能忽视,同时要注重专业课的复习,各科要兼顾。
六、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
以某考生成功考取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为例,分享其备考经验和考试技巧。该考生在备考期间注重计划制定和执行,同时在考试中注重题型分析,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答题策略。该考生在初试和复试中都表现出色,最终侥幸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文章还提供了近两年该专业的招生情况和报考策略分析,为有意向报考的考生提供参考。
七、总结与建议
中国哲学考研专业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国学功底。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同时要关注各科目的均衡发展。对于考试和招生内容,考生应该认真研究招生简章和历年考题,了解考试形式和题型。建议考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招生院校和招生方式参加对应专业方向课程学习。
现在可以开始准备了。接下来要学习的序列一至四,第一遍要注重理解,掌握核心知识,细节也不可忽视。第二遍要通过做题来检验掌握程度,并进一步深化理解。第三遍进行总结,查漏补缺。要学习时事政治并做预测题。我有三点经验分享。
政治考试注重理论,理论是需要深入理解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一回事,按照马克思主义答题是另一回事。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思想存在差异,因此答题时应当以毛泽东思想概论为依据,特别要注意所谓的新思想新精神。如果分析题能与国家元首最近的讲话相结合,那将更容易获得高分。
至于英语,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虽然我听不懂也不会说,但在考研之前我已经能够阅读英文书籍,词汇量也超过了考研要求。英语备考主要是背诵单词并分析真题。如果英语基础好,建议使用新东方的辅导书。新东方的教材整体来说科学且有一定难度,适合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节省时间。
西方哲学史的学习重点在于理解。从泰勒斯到黑格尔,每位哲学家的思想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参考书中的原文进行背诵。在备考时,赵敦华版的近代以前部分和张志伟版的近代部分都很有参考价值。原著选读非常重要,尤其是参考书上没有的内容。《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作为哲学资料也是非常出色的。
中国哲学史则需要重点背诵,背完后的理解深度足以应对考试。《中国哲学史》上的大多数原文都需要熟记。例如,2010年西方哲学考生所考的中哲部分难度很大,因此在2011年中哲老师增加了西方哲学史的难度。预计2013年中哲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可能会通过出一些较少见的名词解释或考不太重要的哲学家来增加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宋明理学可能有点乱和烦,建议先背熟哲学史中的相关原文。答题时,尽量使用陈来老师关于宋明理学的观点,这通常是北大中哲老师们的共识,容易得高分。
至于复试的经验,也要认真准备。英语听力不需要过分紧张,因为它不占成绩,听听六级或雅思听力练习一下就好。中哲复试只有面试,不涉及西哲和英语。面试老师至少四个,按初试名次进行,通常是简短的自我介绍后直接提问。提问内容主要是中国哲学史的古代部分,老师们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渐加深难度,所以回答时一定要诚实。中哲考生平时也要更注重修养。